-
-
-
立即申请
-
“黑色污染”的解决办法:废橡胶循环再利用
2016-01-31 11:07:38 浏览次数:2386
【易塑网咨讯中心】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只增不减,然而庞大的市场需求不仅增加了环境负担,同时也迫使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橡胶工业作为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军工、航天等重要门类的产业,其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可以说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橡胶产业的迅猛发展。
然而,橡胶产业广阔的应用背景下,废旧橡胶的产能也在“水涨船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废橡胶的循环再利用将是解决“黑色污染”,促进我国橡胶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废橡胶产能巨大
橡胶工业的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应用面甚广,例如轮胎、力车胎、胶带、胶管、胶鞋、工业制品等,差不多每一个部门和行业、每一个家庭都离不开橡胶制品。
“橡胶作为一类高弹性的材料,它的物理特性就决定了橡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原韩泰轮胎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员王勇表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橡胶消耗量为830万吨,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天然橡胶420万吨,增长21.7%;合成橡胶410万吨,增长6.49%。
国内市场对橡胶需求较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橡胶产量、消耗量的提高也意味着橡胶更新换代的加速。
“每年的废橡胶产生量是巨大的,每年产生量大概是1000多万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曹庆鑫表示。
废旧橡胶主要来源于废弃轮胎和橡胶制品,其次是来自于橡胶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余料和废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轮胎生产和消费大国,轮胎一直是橡胶消耗量最大的一个产业,在轮胎制造中橡胶用量占65%-70%。
“橡胶虽然应用面广泛,但是也极易老化、磨损,报废速度也在呈梯级上涨。而从目前我国整体橡胶市场需求来看,每年包括轮胎在内的废旧橡胶数量非常可观。”王勇表示。
据了解,2013年,我国废旧轮胎产量约1080万吨,2014年,废旧轮胎超过1135万吨,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以5%-8%的速度递增。
不仅如此,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加速了废旧轮胎数量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72万辆),比2013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584万辆,增长15.5%。民用轿车保有量8307万辆,增长16.6%,其中私人轿车7590万辆,增长18.4%。
为此,有关部门预计2020年废旧轮胎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年产量达860万吨,相对橡胶资源来说达360万吨。这还不包括每年报废的大量胶管胶带、摩托车胎、电动车胎、自行车胎、胶鞋等众多废旧橡胶制品。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废橡胶、废轮胎生产大国。
废旧橡胶是六大固态再生资源之一,业内人士称,如此庞大数量的废旧橡胶若闲置不用,不但占用了土地资源,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成为危害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黑色污染”,而且橡胶废弃物中含有的橡胶弹性体、织物、聚酯、金属等有价资源无法循环利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何达到资源再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一直需要研究攻克的难题。
“变废为宝”开辟橡胶新资源
废橡胶的循环再利用是顺应我国橡胶工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解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
曹庆鑫认为,废橡胶本身就是一个固体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做到绿色环保,避免二次污染是很根本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橡胶资源情况,曹庆鑫介绍,中国需要大量的生胶资源,而中国又是一个橡胶匮乏国,除了海南、云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以外,中国整个天然胶产量不足20万吨。而我们每年橡胶工业需要的天然胶就达到400多万吨。
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废旧橡胶制品资源化利用水平,将橡胶废弃物转化为来源广泛、供应量大、可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对国内生胶资源进行有效补充,符合国民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
“我国废旧橡胶的绿色再利用主要为旧轮胎翻新、再生橡胶、胶粉等领域,其中再生胶是我国废旧橡胶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讲道。
“再生胶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再生胶产量占全世界约73%,这个跟我国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曹庆鑫表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再生橡胶工业就已经出现。当前,我国的橡胶制品因价廉物美而深受各国青睐。再生橡胶生产目前仍是我国废橡胶利用的主要途径,占全国废橡胶利用总量的90%。
王勇则认为:“由于我国橡胶资源的长期匮乏,加之再生胶行业起步较早,因此国内一直持续发展。而胶粉利用技术处理处置成本低廉,效益良好,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扩大使用范围。”
一直以来,我国橡胶进口数量不低。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消耗的天然橡胶中约45%是从国外进口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徐文英曾介绍,今年1-8月,海关统计我国进口天然胶166.24万吨,进口额达到24.83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废旧橡胶的循环利用,以生产再生橡胶为主,加工再生胶粉为辅,“变废为宝”是达到节约原料橡胶、减少进口、降低橡胶制品成本和改善性能的多重优势重叠。
李加楠强调,我国为了促进废旧橡胶的绿色再利用,对废旧橡胶生产进行了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推进国有、集体经济向民营、私营、股份制改革,并出台了《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废轮胎综合利用准入条件》等政策规范行业发展,热硫化翻新法、预硫化翻新法等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废旧橡胶绿色再利用领域。
此外,据专家介绍,在不破坏橡胶制品原有形态的条件下,对老化、磨损部位进行局部、定向脱硫处理,恢复加工性能,为再制造提供有利条件,获得更高的资源化利用产品附加值也是橡胶制品再制造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然而,就目前的废橡胶的生产处理工艺,曹庆鑫认为还有待改善,即淘汰“小三件”(子午胎下圈机、子午胎切条机、子午胎切块机),淘汰煤焦油,改变脱硫方式,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进程。
循环利用新契机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互联网+”为核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将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可以说,废旧橡胶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契机。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废旧橡胶行业的利用能够提高我国废旧橡胶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物流检测的效率,以及建设高效的废旧橡胶回收利用体系。”李加楠说道。
王勇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废旧橡胶生产更加的自动化、信息化,这对提升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此外,互联网电商的强势来袭,将进一步倒逼传统企业转型,优化生产工艺,加大废橡胶绿色循环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互联网电商的存在,为废旧橡胶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在废旧橡胶行业内形成一个跨区域、全国性的交易系统。”李加楠介绍说,互联网技术的存在能够提高废旧橡胶企业生产、管理的效率,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壮大。
据了解,2014年作为橡胶行业中轮胎等橡胶产品的电商元年,初步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橡胶电商发展道路。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渗透,途虎养车网、轮库、麦轮胎等专业的电商网站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废旧橡胶工业的走势,曹庆鑫曾介绍说,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升级生产设备的兴趣浓厚,智能化信息化生产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线。在《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绿色发展、智能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
目前,中国橡胶工业作为制造业的主体之一,依然是“大”而不“强”。我国橡胶工业整体发展较为平稳,生产结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废橡胶综合利用能力取得了明显进步,橡胶工业正在逐渐向绿色产业过渡。
但是,李加楠强调,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橡胶工业存在生产效率低、利润率低、产品价格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方面的问题。此外,行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低、品牌溢价能力低、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低等不足也是我国在向世界橡胶强国跨越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拓展阅读:能源化实现得当 劣质废塑料也能变废为宝
▔▔▔▔▔▔▔▔▔▔▔▔▔▔▔▔▔▔▔▔▔▔▔▔▔▔▔▔▔▔▔▔▔▔▔▔▔▔▔▔▔▔▔▔▔▔▔▔▔▔▔▔▔▔▔▔▔▔
微信关注【易塑网】公众号,更多资讯活动等你来挖掘
关注高分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