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塑小程序 您好,欢迎来到易塑网 免费注册

聚碳酸酯:产能转移大潮中欣赏鱼跃龙门

2016-09-12 09:34:50 编辑:易小编 浏览次数:2178

   【易塑网资讯中心】讯:
   容量巨大的中国市场是聚碳酸酯行业的必争之地
  近年中国已经取代北美成为了最大的聚碳酸酯消费市场。2015 年中国消费165 万吨,占全球总量43%,但进口依存度高达73%,随着技术壁垒的突破,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行业仍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和投资机会。
  下游终端应用消费升级与结构调整确保聚碳酸酯消费量持续增长。
  聚碳酸酯的下游消费结构近年来持续调整,汽车轻量化与电子产品升级成为聚碳酸酯消费量持续增长的动力。预计2015 至2020 年汽车行业和电子电气行业中的聚碳酸酯消费量增速将超过8%,至2020 年在整体消费结构中占比上升至50%以上。
  国外产能持续退出通用级产品市场,供需格局改善后行业景气回升
  聚碳酸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进入成熟期,通用级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3 年全球聚碳酸酯行业产能利用率跌至75%的历史低位。陶氏、帝人等厂家近两年主动关停装置,供需格局改善后行业盈利状况改观。全球最大厂商Covestro 的PC 业务2015 年EBITDA 同比增长17.7%。
  上游双酚A 价格缺乏上行动力,聚碳酸酯行业持续盈利可期。
  2015 年国内双酚A 价格同比下跌超50%,而国内聚碳酸酯价格因受制于外盘的高议价能力而跌幅有限,行业平均毛利率上升至17%。2016 年以来原油价格低位震荡拖累双酚A 价格上行有限,而刚性的下游需求确保了聚碳酸酯价格的稳定,预计行业持续盈利可期。
  国内群雄觊觎进口替代空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目前国内PC 产能为58.7 万吨/年,在建及规划中产能为68.5 万吨/年,且集中在通用级产品领域。预计国内聚碳酸酯行业将在三年后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先入场的企业只有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才能赢得这场“饥饿游戏”。
  投资建议:
  我们推荐率先进场,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有望实现产品差异化的企业。对应投资标的:*ST 江化、万华化学。
  风险分析:
  宏观经济不振导致需求增长未如预期;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技术路线的可靠性尚待验证;行业产能集中投放导致基础料竞争过度激烈;差异化产品开发未如预期。
推荐阅读

关注高分子微信公众号

  • 易塑视点

    易塑视点

  •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科学前沿